• 首页
  • 要闻聚焦
  • 品牌快讯
  • 品牌创新
  • 品牌活动
  • 品牌发布
  • 品牌风采
  • 品牌文化
  • 视频专区
  • 专家观点
  • 人物访谈
logo 品牌文化
  • 中宏网品牌首页 >
  • 品牌文化 >
  • 正文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赵北臣书法艺术探索

2025-04-09 18:43:41 中宏网品牌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年4月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大地迎来清明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的特殊存在,清明既是春耕春种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人祭祖扫墓、踏青赏春的传统节日。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天地自然与人间烟火,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希冀。

图片 1 - 副本.png

  从天文学角度看,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持续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增长,气温显著回升,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气清景明”的仲春时节。《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

  古人将清明分为三候,生动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物候变化:

  一候桐始华:白桐花绽放,洁白如雪,标志着春意渐浓;

  二候田鼠化为鴽:随着地温升高,田鼠躲回洞穴,鹌鹑等阳鸟开始活跃;

  三候虹始见:春雨增多,空气中水汽充沛,彩虹开始出现。

图片 2.png

  这些精妙的物候观察,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更构成了指导农事活动的“自然历法”。在江南地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至今仍在田间地头流传,彰显着节气智慧的生命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一个“洁”字,既描绘了春日万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也暗含了中国人对“清净明洁”精神境界的追求。

  清明节俗丰富多彩,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这两项看似矛盾的习俗,实则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循环的独特理解:

  祭祖扫墓: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焚香祭拜等仪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传承家族记忆;

  踏青赏春:借由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万物复苏的生机,抒发对生命的热爱。

  在苏州,清明祭祖有“前三后四”之说,家家户户制作青团、焐熟藕等时令美食;在山西,人们用面粉捏制“寒燕”,寓意春燕归来;在岭南地区,则有插柳避邪、戴柳祈福的习俗。这些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共同构成了清明文化的斑斓画卷。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题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绝唱,道出了清明特有的情感氛围;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则展现了生死并置的生命哲思。

  在当代,清明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环保方式,体现现代文明理念;各地举办清明诗会、民俗展演等活动,让传统焕发新生;清明,这个穿越千年的节气,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伦理观念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当我们在这个清明时节擦拭先人的墓碑,当我们带着孩子认识抽芽的柳枝,我们不仅在延续传统,更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1.jpg

  赵北臣将军以书法艺术演绎了绝美意境,将诗词的婉约与书法的苍劲完美融合,字字珠玑,意境深远。赵北臣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更通过笔墨间流露出的气韵与情感,传递了对诗词美与书法美的深刻理解。作品苍劲有力、形神兼备,让人在欣赏中感受书法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高雅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此次书法创作,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传承与发扬。(图文 张钧 魏传峰 谢爱平 王天佑)

素材源:董凡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明月

  • 中宏网品牌栏目一行走访陈钰夫美术馆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