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光岳楼建成650周年。
7月7日,70岁的单霁翔穿着他标志性的黑布鞋,在雨中登上了光岳楼。“光岳楼跟其他名楼相比,毫不逊色,应该讲好这座楼的故事,让其在传承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单霁翔说。
单霁翔就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作主题报告
最近这段时间,单霁翔跑了大运河沿线的多个城市,每天,他的时间都被清晰地划分好,在聊城作完报告后,就要立刻启程奔赴下一个城市。
每到一地,他除了踏访遗产地,还与当地文化遗产研究者、保护者交流,品尝地方美食,体验非遗传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将承载人类创造和思想的文化遗产,带入普通人的日常。
2019年4月,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七年后,单霁翔退休。走出故宫,他拥有了更大的版图,在不同的文化遗产地行走,和当地居民对谈,关注古建筑的保护。行走与交流,是单霁翔非常看重的事情。走上讲台时,有人注意到单霁翔脚上的黑布鞋,顿时眼前一亮,仿佛对上了接头暗号——眼前这位“布鞋故宫看门人”磨破二十多双布鞋,花了5个月走遍故宫9371间房的逸闻早已广为流传。
单霁翔等与会专家到光岳楼现场调研
单霁翔学建筑出身,又长期从事北京城市规划,后来进入文物保护领域,有些观念在他身上根深蒂固:大运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巨大的百科全书,历史文化名楼也应该走进人们的生活。“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人们才会喜欢它、热爱它;人们热爱它,才会保护它,它才能更有尊严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才能惠及人民大众的生活;惠及的越多,人们越热爱,越热爱,越保护,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目的不是保护,也不是利用,而是传承”
记者:您曾反复提到要让文物“活”起来。此次您来聊城,恰逢光岳楼建成650周年,对于光岳楼的传承与保护,您有什么看法?如何让人们发自内心去热爱、关心像光岳楼这样的文化遗产呢?
单霁翔: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我写过一本书叫《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开篇就提到了临清贡砖,大运河其实是一根纽带,将北京和聊城联系了起来。我们的光岳楼,比故宫建造年代还要悠久,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这些都弥足珍贵,更应该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呈现。
对于文化遗产,我们的目的不是保护,也不是利用,而是传承。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楼,你把它确定为保护单位,把它锁起来,人都不要进去,这不是保护它,这是遗忘它。利用也不是目的,只一味强调利用,而不进行修缮,不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它可能会遭到破坏。传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融入我们的城市,融入我们的生活,把它完整真实地交给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谁来传承呢?其实大量的文化遗产涉及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所有民众的责任和权利。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把大量文化遗产的知识传达到社会公众层面,给人们以文化遗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这样才能共同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保护文化遗产其实保护的是人们的权益。大运河沿线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们在运河沿线能够有快乐自在的童年,学生们在运河沿线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老年人在运河沿线能够过自己想要的悠闲、幸福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能够在运河沿线发光发热,守住技艺。
10年过去了,大运河沿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我们发现了隋炀帝的墓,已身处一个风光秀丽的公园;高邮的运河故道今天变成了人们喜爱的运河故道遗址公园;聊城的京杭大运河沿岸风景也越来越好。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运河博物馆,文化旅游的设施在逐步完善,展现文化遗产的数字技术也变得丰富多彩。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运河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载体。如今,我希望大运河“活起来”,光岳楼“活起来”,惠及大众生活。
“申遗,改变了我们保护的理念和内容”
记者:退休之后,您从“走遍故宫每个角落”到“用脚步丈量中华世遗”,您为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一直行走在路上。回顾这一路,您有什么样的感触?
单霁翔:我国一直到1987年才开始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一共有六项,包括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仅仅六项,实际上就已经使传统的文物保护理念产生了重大改变。我们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有很多项目在等待申报。实际上,我们处于一个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每次申报都是带有抢救性质的。2004年的高句丽王城,2005年的澳门历史城区,2006年的殷墟,2007年的开平碉楼,2008年的福建土楼,2009年的五台山,2010年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1年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2年的元上都遗址,2013年的哈尼梯田,2014年的大运河与跨国申报的丝绸之路,2015年的土司遗址,2016年的花山岩画,2017年的鼓浪屿,2019年的良渚古城遗址,2021年的泉州等都成功申遗。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较多的国家之一。今天不仅局限于文物保护,而是已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这种转变体现在以下方面:
遗产不仅有文化的,还有自然的。比如泰山,我们在申报世界遗产时,认识到泰山上的这些摩崖石刻与其背后的山体是不可分割的,这些摩崖石刻上面的内容也与整个泰山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就又申报了“泰山”两个字并获得成功,就此改写了世界遗产制定的历史。过去,世界遗产分为两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从“泰山”以后出现了第三类,那就是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即人与自然共同的创造,这也是我们对世界遗产所作的贡献。人们不仅关注保护文物建筑本身,还要关注自然环境。
不能把文物看成是纯粹的、静态的东西。我们走访了很多活态的遗产,很多地方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活态的传承过程,人们至今仍然参与其中。
文化遗产不仅有古代的,而且有现代的、当代的。它不是凝固在一个历史阶段,而是历代传承的。比如大运河以及北京中轴线,是有生命的。大运河今天还在航运、灌溉,还在美化城市的环境。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建筑是当代的,但也是中轴线遗产的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点,还是一个面。比如茶马古道、大运河、丝绸之路,是文化线路。它不但是商品贸易的线路,更是文化交流的廊道;不仅带动了周围城镇的发展,也增进了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那些宫殿、寺庙、纪念性建筑,还要保护普通人生活、居住、工作的建筑和环境。比如大量的历史街区,还有那些商业老字号和工业遗产。这些都寄托着人们世代的乡愁。
文物保护是保护物质的遗产,非物质遗产则由文化部门负责保护,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定要改善人们参观的感受,给他们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
记者:大家都对您在故宫的经历感兴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先是喜欢上了您,又喜欢上了故宫,进而喜欢上了传统文化,请问故宫博物院是如何扩大开放的?
单霁翔:我是2012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我知道,这里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宝库,还是世界上游客来访量最多的博物馆,总之有很多的世界之最。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我才知道这个门是真不好“看”,因为这些世界之最大多是挂在嘴边上的,其实很多人没能很好地感受到。你说馆舍宏大,但是大部分区域都竖着“非开放区”的牌子,人们进不去;你说藏品丰富,但是99%的藏品都是锁在库房里的,拿出来展示的不到1%;你说游客众多,确实故宫博物院从来都不缺游客,但是长期以来游客都是跟着导游的小旗子目不转睛地往前面走,导游也不会根据每个人的文化需求来进行讲解,都是从太和殿、养心殿到乾清门、坤宁宫,再到钟表馆、珍宝馆、御花园,不到两个小时的“到此一游”而已。每天望着人们离去的背影,我不禁在想,我们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究竟为人们带去了什么、人们通过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究竟获得了什么?所以,我们下决心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环境大整治,室内十项内容、室外十二项内容,目的是改善人们参观的感受,给他们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
关于室内,我们认真修复了堆放在各个房间的几十年的文物,把几十年来卸下并堆在通道、房子里的门窗修复好,并为此专门建古建筑馆来陈列,因为它们也是文物,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十多年、几十年没有进去人的房间,往里面踩一脚都是扑通扑通的尘土,其中很多漂亮的房子都是应该开放的,所以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的所有房间,要求每个房间都必须要打开,然后照相记录,等到清理好后再来照相。全院上下齐心合力,用了三年时间,终于使故宫的每间房子都变得干干净净了。
关于室外,整治起来要比室内还艰苦。我们过去很多区域都是不开放的,导致杂草没膝、没腰。我们的要求是让不该长草的地方一根草都没有,清理以后还给野猫建了猫舍。特别不应该长草的地方,就是我们古建筑的屋顶。过去,我们的古建筑上长了很多草。这些草之所以能生存,一定是把根扎在瓦和瓦之间的缝里,瓦被拱松动以后,雨水就会灌进去,就会导致梁架的腐朽。所以,我们下决心向杂草宣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把它们拔掉就可以了,因为如果不除根的话,一两场雨过后又会长出来。所以,我们要把一片片的瓦揭开,把草根取出来,再把瓦重新抹好,这一干就是两年,我们才敢对社会宣布,故宫博物院一千二百栋古建筑上没有一根草了。
我们开始去商业化。过去,人们进了故宫都是跟着导游沿着中轴线往前面走,所以经营部门认为有商机,就开始在门洞里面卖东西,包括太和门、乾清门、隆宗门、景运门等,一进去一片商业繁荣的景象。但是,人们来故宫是看古建筑而不是逛市场的,所以我们下决心要改变。比如乾清门,是清代皇帝每天上早朝的地方,但是东西边都是商店,游客完全没有体验。我们要求一切工作要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所以把这些商店以及隆宗门的快餐店都拆掉,在远离中轴线的冰窖建了餐厅,可以同时容纳三百人就餐。今天,我们再沿着中轴线走,就看不到任何商业建筑侵入视野了,一定能够看到一座壮美的紫禁城。
通过这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环境整治,我们使故宫的面貌得到了改善,完成了环境整治前喊出的“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口号。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在2020年迎来了六百岁“生日”。我们希望人们再走进故宫博物院时,看到的只有古建筑,而没有任何一栋杂乱无章的临时违建。
但是,要想让故宫进一步扩大开放,一个前提就是要把古建筑修好。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郑欣淼做了十年院长,郑院长2002年一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就启动了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下决心用十八年时间,到2020年把故宫一千二百栋古建筑全都修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计划。
要想让故宫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还必须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修好那些文物藏品。今天,我们对待文物的态度应该更加科学,不仅要有传统工艺的支撑,还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对待不会说话的文物也应该像给人看病一样,先诊断、再修复。我们已经建立了23个科技实验室,形成了支撑数百种文物修复的平台。经过修复,一批批文物得以健康地从库房“走”向各个展厅、“走”进人们的视野。
通过环境整治、古建修缮、文物修复,我们终于实现了开放更多区域、举办更多展览的目标。过去很多竖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牌子的地方在今天变成了展区、展馆、展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午门雁翅楼,有着上千平方米的巨型空间,过去是不能开放的大库房,在我们将其中四十万件文物移交给国家博物馆之后,其空间得到解放,现在成为闻名世界的临时展厅,举办过来自印度、阿富汗、法国、卡塔尔、摩纳哥等地的各种展览以及我们的“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千里江山与历代青绿山水特展”等,还在春节举办了“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期间每天有二至四万观众走入展厅。
从2014年开始,我们推开了故宫的一座座大门,比如隆宗门的打开意味着广阔的西部区域第一次对公众开放。西部区域过去住的是皇帝的母亲,其中有很多佛堂、花园以及规模非常大的慈宁宫。经过修缮,我们利用大规模的宫殿先后举办了五个雕塑展览,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雕塑馆,使上万件各个时期、不同材质的雕塑“走”出库房,恢复了作为文物的“尊严”。
“择一业,终一生”
记者:退休后,您依然选择继续投身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在路上。您是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勤勉,如何守住初心的?能否分享下您的人生经验。
单霁翔:我曾是建筑师,搞规划设计,不久我就去做城市规划管理,后来转到文物保护,再后来做博物馆馆长……工作内容涉及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等,其实都是不同的领域。
怎么能够把这些经历融贯、综合起来,怎样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我的经验是,通过回望自己过去的经验,分析哪些能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应用。人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状态,要努力读书,努力尽快进入角色,使自己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充实、充满信心地工作。
守住“初心”,就是要“择一业,终一生”。我一直从事和文化遗产有关的工作,一生也就会做这一件事。《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为古书画装裱修复的单嘉玖、为青铜器修复的王有亮等专家们,一生修复了很多国宝级文物,包括陶瓷、木器、漆器,乐器、家具、挂屏,象牙、螺钿、缂丝、唐卡、织绣、西洋钟表等,甚至到了退休的年龄还是坚守在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众誉为“男神”的王津,最擅长修复西洋钟表。十八世纪的西洋钟表经他之手,表针还能走得准,表盘上的水还会流、鸟还会叫,到点还敲钟。四十多年来,三百多台西洋钟表被他修复。这就是我们应当赞美的工匠精神。
当然,随着时代变化,随着国家的需求,岗位可能会变化,但不变的是要有一个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贡献的“初心”。所以说,年轻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守住初心,就要“择一业,终一生”。(文 郝凯 图 吴建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