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聚焦
  • 品牌快讯
  • 品牌创新
  • 品牌活动
  • 品牌发布
  • 品牌风采
  • 品牌文化
  • 视频专区
  • 专家观点
  • 人物访谈
logo 品牌创新
  • 中宏网品牌首页 >
  • 品牌创新 >
  • 正文

贵州玉屏箫笛:千年非遗焕发新生机

2025-05-14 09:05:53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央视网消息 在贵州东北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有一种穿越了四百年的清音雅乐——玉屏箫笛。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清越的音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三大名箫”之一,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项古老技艺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玉屏箫笛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据说,当地郑氏族人受道士指点,选用特有玉屏水竹制作箫笛。因其音韵清幽、形制典雅,一度被列为贡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项技艺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幸运的是,近年来,玉屏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1_副本.jpg

  为了让箫笛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玉屏县实施了“四大文化工程”。从组织引领到人才培育,从品牌塑造再到保护创新,每一项措施都为箫笛文化的传承注入了强劲动力。比如,成立箫笛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设立箫笛文化中心,确保各项政策高效推进。同时,还出台了扶持奖励办法,激励更多匠人投身箫笛制作事业。

  教育是传承的关键。玉屏将箫笛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自编地方教材《玉屏箫笛》,普及中小学生3万余名。印山民族小学等学校通过设立特色箫笛班,组建千人演奏团队,让孩子们从小感受箫笛的魅力。此外,通过“师徒制+人才选拔”机制,成功培养出多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箫笛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箫笛文化,玉屏县还打造了多个品牌活动。原创音乐剧《平箫玉笛》在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中大放异彩;“侗听音乐会”借助抖音直播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国际乐器展览结合,玉屏箫笛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

  保护与创新并重,玉屏县对传统技艺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并出版多本文史书籍。升级改造后的玉屏箫笛博物馆,不仅成为展示箫笛文化的窗口,更是一处沉浸式体验场所。漫步玉屏街头,你会发现箫笛元素无处不在,从街道命名到酒店设计,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根竹子,一把刀,一双手,就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玉屏箫笛不仅是侗族文化的符号,更是匠人们对一生一事的坚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这项非遗技艺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文/汪汀 玉屏融媒)

素材源:董凡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中宏网品牌栏目一行走访陈钰夫美术馆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