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千年淬炼东方绝色汝瓷烧制技艺非遗课在北京开讲
中宏网讯 2025年5月10日,在全球百佳旅行目的地之一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交流大厅内,中外嘉宾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纷至沓来,一场跨越千年的青瓷对话令人注目。在众多嘉宾中,主讲大师《地理标志产品汝瓷》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陶瓷工艺传承人、中华老字号“弘宝汝瓷”掌门人范随州的演讲,似一道陶瓷艺术之光,照亮了古都北京众多爱好者的心灵。
在举办的“非遗之旅”大师课堂上,范先生以“技艺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带领现场嘉宾穿越历史长河,探寻汝瓷这一东方艺术瑰宝的深邃奥秘。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讲座中,范随州先生以这句传颂千年的古诗,揭开汝窑“雨过天青”釉色的传奇序幕。他生动地讲述,传说宋徽宗梦中见到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便下旨烧制与之相同色泽的瓷器,汝窑匠人历经无数次尝试,终于烧制出这一抹令人心醉的天青色。讲座现场,范随州展示了多件弘宝汝瓷的精品力作,在柔和的灯光下,汝瓷釉面莹润,开片如蝉翼、似冰裂,光影流转间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汝瓷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讲座现场,范随州还详细介绍了汝窑在宋代的辉煌地位,以及历经朝代更迭,汝瓷烧制技艺几近失传的坎坷历程。触摸“天青魂”读懂“中国匠心”。大师之语,揭秘匠心之情怀,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师之语,道出技艺之精髓,感悟民族精神的世代传承。
讲座现场,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各国来华留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子以及众多慕名而来的“瓷粉”嘉宾,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中外友人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汝瓷文化的魅力之中。活动通过“对话+体验”的形式,让现场观众在与泥土的碰撞中,感受中华非遗技艺的深邃魅力。
在互动环节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尼日利亚籍留学生周明小心翼翼地揉捏陶土,在拉坯机上反复调整器型,最终完成了一件素胎花瓶。这位来自异国的学子深情告白:“我曾体验过茶艺和太极拳,但今天亲手触摸汝窑的‘天青魂’,才真正理解了‘中国匠心’的含义——它不仅是手艺的坚持,更是把心融入每一寸泥土的专注。”周明感慨道。
作为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北京城市图书馆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最专业的艺术文献馆、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元宇宙体验馆,汇聚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群。
此次范随州大师在此开展的非遗讲座,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对话,是一次对千年汝瓷文化的系统性传播,让汝瓷这一非遗瑰宝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讲座中,范随州以“技艺传承与创新”为核心,不仅揭开了汝瓷的神秘面纱,更通过分享弘宝汝瓷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非遗技艺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
这场精彩的讲座,不仅是一次技艺与文化的分享,更是一次对匠心精神的致敬。当千年青瓷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现场观众感受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强大生命力。活动最后,还举行了范随州大师《认识汝窑》《汝窑随想》《问汝窑》三本专著入藏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文献馆以及汝瓷代表作品《弦纹瓶》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