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聚焦
  • 品牌快讯
  • 品牌创新
  • 品牌活动
  • 品牌发布
  • 品牌风采
  • 品牌文化
  • 视频专区
  • 专家观点
  • 人物访谈
logo 要闻聚焦
  • 中宏网品牌首页 >
  • 要闻聚焦 >
  • 正文

在真实与幻觉之间:张家界如何借“屈原故里”再造一个世界级幻觉旅游目的地?

2025-06-03 15:30:4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端午龙舟竞渡,粽叶飘香万里。两千年来,屈原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历史人物的范畴,化作一缕穿梭时空的文化精魂。他是战国贵族,是浪漫诗人,是投江烈士,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腾。当我们试图追寻他的来处,却陷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籍贯之争——湖北秭归?湖南汉寿?抑或张家界人金克剑以惊世考据提出的大庸(张家界原名)?

图片 1.png

金克剑屈原故里复原图田开元绘

  一、千年悬案:秭归与汉寿的学术拉锯战

  学界对屈原故里的争议,主要围绕湖北秭归与湖南汉寿两地说展开。秭归说的核心证据,源于郦道元《水经注》所引东晋袁崧《宜都山川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俱存。”文中更精确到“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名其地曰乐平里”。唐代《江陵志》亦补充:“原故宅在秭归乡,北有女媭庙,至今捣衣石尚存。”这些记载看似确凿,但细究《水经注》原文,郦道元却在一条关键小注中埋下疑虑:“案:原田宅近刻,讹作屈原宅”——这无异于指出所谓“屈原故宅”实为后人附会的伪刻。

  而汉寿说的支撑点则落在考古实证。湖南常德(含汉寿)一带已发掘出4000余座楚墓,密度极高。考虑到屈原出身屈氏大族(《史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其家族聚居地应有集中墓葬。但反对者指出:屈原投江尸骨无存,墓葬无法直接关联其出生地;且两千余年的地理变迁,已让《楚辞》中“沅有芷兮澧有兰”等地理描述难以确证今日地貌。

  两派观点虽各执一词,却共享一个尴尬——均无确凿证据。正因如此,众多学者对屈原籍贯或避而不谈,或仅表倾向性意见。这场悬案,为金克剑的“大庸说”提供了破局空间。

图片 2.png

古潭口意象

  二、金克剑的破局:大庸说的证据拼图

  张家界学者金克剑以13年心血著成120万言《屈原故里大庸考》,提出颠覆性观点:屈原故里实为古充县潭口里(即原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其证据链庞大而精密,直指秭归说的“千年讹传”:

  宋朝国史《太平御览》核心证词:书中明确记载屈原故里在“充县潭口里”,并指出“姊归岸”原型位于大庸潭口(“姊归”意为屈原姐姐返乡团聚处),而湖北“秭归”之“秭”仅为稻间杂草名。

  明清屈氏族谱三重互证:包括《屈氏族谱》《屈氏瓜藤谱》及清代《永定县乡土志》,后者更记载永定屈家坊又称“三闾宗坊”——即三闾大夫屈原祖源之地。

  民间史诗《告祖词》:康熙六十一年沅古坪屈氏家族《告祖词》抄本,被金克剑视为“屈原家族的民间史诗”,成为大庸说的又一核心证词。

  《诗经》的隐性线索:金克剑提出,《诗经》收录《庸风》而无《楚风》,因楚国曾为庸国附庸;屈原诗歌实属庸国歌谣传统,创作于古大庸地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学说已通过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为首的15位专家评审,获权威学术背书。金克剑以刑侦般的严谨,将零散古籍、方志、族谱、史诗编织成网,构建出秭归说难以企及的完整证据体系。

图片 3.png

金克剑秭归岸桥意向 田开元绘

  三、屈原自述:诗文中的地理密码

  若回归屈原作品本身,大庸说竟与诗行间的地理印记惊人契合。屈原多次在诗作中描绘湘西山水的奇幻意象:

  “沅有芷兮澧有兰”(《湘夫人》)——沅水、澧水正是贯穿张家界的核心水系。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涉江》)——辰阳即今怀化辰溪,毗邻张家界。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涉江》)——与张家界地貌密布幽深峡谷的特征高度吻合。

  张家界的地貌,恰似屈原诗意的具象化:武陵源的石英砂岩峰林如《九歌》中“灵山”矗立云间;澧水河岸芷兰芬芳;原始森林“深林杳冥”,猿啼不绝。这片山水,天然是孕育《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的秘境。

  四、文旅赋魂:让亦真亦幻的屈原故里成为文化圣地

  无论籍贯争议如何,共识已然清晰:屈原的文化生命力,正源于其“亦真亦幻”的双重特质。而文旅产业的使命,恰是将这种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可触、可游、可回味的体验场景。

  在开辟屈原主题景区方面,张家界已迈出一步。2023年开园的“九歌山鬼”夜游景区,投资1.2亿元,以《山鬼》为故事主线,融合湘西神话打造出14个主题场景:游客穿行于原始森林与天坑溶洞间,看“山鬼阿芽骑赤豹守护部落”,在光影中亲历“精灵之界”“神树天坑”的奇幻叙事。这一项目不仅成为全球首个喀斯特地貌沉浸式夜游景区,更带动周边村庄200余人就业,实现文旅惠民。

  但金克剑的愿景远不止于此。他构想的“张家界屈原故里国际文化旅游区”,需以《屈原故里大庸考》为学术基座,深度整合三重维度:

  历史实感:复原一口印屈原故里,潭口十八铺古商铺,文华寺、鸿文塔、二尉岩、文昌阁、屈原悬棺等,陈列族谱、瓜藤谱等文物,让“三闾宗坊”重现于世。

  诗意幻境:利用全息技术打造《离骚》星象穹顶、《天问》宇宙长廊,在潭口丹丘实景演出《九歌》祭典。

图片 5.png

金克剑澧水潭头铺盛景 田开元绘

  仪式传承:“三章九仪 全球共祭”屈原文化朝圣仪式——

  上水章(五月初五)澧源认祖典:在《太平御览》记载的充县潭口遗址,屈氏后裔捧明清《屈氏族谱》行“三闾归宗礼”,全球信众以澧水混艾草汁浇筑“庸人屈原”青铜印,同步投射《告祖词》声波光影。

  中章(五月十五)傩戏楚辞夜:张家界峡谷设15座青铜祭台,游客戴巫傩面具触发AR,化身《九歌》神祇行走“庸国星图步道”,悬幕显影《屈氏瓜藤谱》白土布纹路与《永定县乡土志》三闾宗坊古图。

  归藏章(五月廿五)丹丘传薪礼:丹丘封存“时空玉简”,内刻《屈原故里大庸考》核心史证拓片,收录7大洲青少年用古庸语(拟音)及现代语言合诵的《离骚》声纹,立“全球屈原文化坐标”碑,以傩戏“禹步”轨迹镶嵌北斗与南十字星图。

  张家界作为年接待量近千万人次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拥有将这一愿景全球化的先天优势。当金克剑的学术考据从纸页跃入大地,屈原的“幻觉故里”将获得超越秭归的震撼力。

  “先生,请您归来,重归故土吧。”宋玉在《招魂》中的呼唤,穿越两千年时空。而今,金克剑以破译古籍密码的方式,为大庸迎回屈原之魂;张家界则以山水为祭坛,让《九歌》在峡谷间回荡。

图片 6.png

大庸人端午节纪念屈原

  无论屈原的肉身是否降生于湘西澧水河畔,他的诗魂早已在此生根。秭归的龙舟、汉寿的楚墓、大庸的潭口,共同构成一幅“亦真亦幻”的屈原长卷——历史真相或许永存迷雾,但文化血脉的共鸣,比任何考古证据都更真实地定义了“屈原故里”。(作者:唐伟)

素材源:董凡
编辑:康书源
审核:张强

  • 巴博会中国区组委会代表团大名县调研纪实——香油文化与现代工艺的美妙交响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