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帆)近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所城村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里,鲜嫩翠绿的韭菜长势喜人,“韭”香四溢,农户们忙着收割、分拣、捆扎,新鲜的韭菜(韭黄)收割后被扎成均匀的小捆,整齐摆放在一旁,即将带着田间的鲜爽气息抵达市民餐桌。
韭黄基地(刘国忠/摄)
走进所城村种植大户刘定云的韭菜基地,只见一垄垄韭菜翠绿欲滴、根壮叶肥。刘定云正带领村民收割韭菜和韭黄,“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我种了100余亩韭菜,现在收割的是今年种的头茬韭菜(韭黄),我的韭菜品质好、口感好,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全年产量10万公斤,产值可达100万元。”
村民清洗捆扎头茬韭黄(刘国忠/摄)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在江华,像刘定云一样靠种植韭菜过上幸福生活的人还有很多。
据介绍,江华立足当地实际,瞄准韭菜种植周期短、销售路子宽、收入效益好的特点,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韭菜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如今,韭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江华码市、沱江、大路铺、涔天河、大圩等乡镇纷纷布局,100亩以上的韭菜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县韭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亩产量达1500公斤以上,亩产值1万余元。“小韭菜”成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金钥匙”。
韭黄基地(刘国忠/摄)
近年来,江华立足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品牌”的现代农业模式,扶持农户建设各类蔬菜基地18万亩,年产值43.7万吨,走出了一条“政策推动、龙头带动、合作联动、产销互动”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