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既是一切生产与人类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生产要素集聚、配置与组合的关键载体。纵观人类发展史,生产力发展与空间生产一直是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关系。空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载体,生产力发展往往也伴随着空间生产。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其发展同样需要空间特别是创新空间的支撑。然而,新质生产力具有新的要素构成与生产力发展路径,传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空间需要积极应变、敢于求变,加速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质量创新空间,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创新空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关键载体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既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也要为技术革命性突破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供关键载体支撑,打造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创新空间。近年来,这类以集聚创新资源为主要方式、以承载创新活动为主导功能、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组合与科学布局为核心目标的创新空间在各地迅速兴起,并被许多地区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空间,为承载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相较于一般传统空间,创新空间不仅能够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提供相应的载体、资源与氛围,也能够通过对各种空间要素进行创造性组合来保障新质生产要素的合理布局,其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更加凸显。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需要创新空间提档升级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关键在质优。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关键载体,创新空间本身也需要不断提档升级,形成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创新空间。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创新空间的政策热度与实践热潮使得一些地区盲目跟风,出现了一些低水平创新空间,导致创新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投入。从生产力发展与空间生产的互动关系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质量创新空间需要具备至少以下三点特征。
一是更加明确的创新空间内涵,为科技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真正有效的载体支撑。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低水平创新空间普遍存在基本概念不清、空间范围不明、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创新空间内涵的科学认识不足。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质量创新空间,不是对传统空间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而是要通过对各类空间要素进行创造性组合与体系性构建,推动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与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等新质生产要素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匹配。
二是更加优越的创新空间品质,以满足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对高品质空间的基本需求。传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创新空间往往更关注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硬件设施的配套,容易忽视空间的人文关怀与品质塑造。而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既有研究表明,这类群体偏好的空间普遍具有文化多元、社会包容、功能混合等特征,能够为其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优越的创新氛围与环境。
三是更加灵活的创新空间组织,以适应多元多样多变的新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趋势。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这一优化组合随着生产要素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应地,不同的优化组合形式需要新质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方式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因而也要求创新空间在功能分区、结构形态、空间供给、设施配置等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高质量创新空间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实践路径
首先,做好创新空间的规划引导。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通常充满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创新活动难以通过传统的规划方式进行全面掌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承载创新活动为主导功能的创新空间不需要任何规划引导。恰恰相反,科学合理的创新空间规划可以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从而有利于提升创新的效率与成功率,对处于特定阶段或特定环节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创新空间规划是构建高质量创新空间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做好创新空间的规划引导,不能简单沿袭针对传统空间特别是传统产业空间的规划思路,要以构建内涵更加明确、品质更加优越、组织更加灵活的创新空间为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强化区域顶层设计,构建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区域创新空间格局体系,统筹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创新空间的功能分工。另一方面,要立足创新空间本体,深刻把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空间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创新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内容框架与编制策略等。
其次,丰富创新空间的建设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尊重各地发展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同样,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空间也不只有一种模式,各地要敢于打破创新空间建设对传统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依赖,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创新空间建设模式,实现创新空间的高质量与差异化供给。例如,对于空间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阶段的城市而言,新的空间要素不太可能大规模涌现,因此创新空间建设要适应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更新”转变的总体趋势,以对城市既有空间的更新迭代和低水平创新空间的持续优化为主要方式,注重对各类存量空间要素进行创造性组合,以建设更加高品质的创新空间。再如,对于产业创新基础较好的城市而言,创新空间建设要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迫切需求,以更加灵活化的创新空间组织弱化甚至消除传统创新空间的“边界感”,提高创新空间对未来产业发展不确定性的应变能力,探索以“无边界园区”为代表的未来创新空间建设新模式。
第三,完善创新空间的治理体系。长期以来,许多地区的创新空间发展存在“重规划建设、轻治理管控”这一突出问题,导致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创新空间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要以构建高质量创新空间为目标,不断完善多主体参与、多尺度协同、多场景适应的创新空间治理体系。要强化多主体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的创新空间治理格局,构建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要推动不同尺度创新空间的协同治理,包括以孵化器、加速器等为代表的楼宇尺度创新空间,以创新街区、环高校创新圈等为代表的场所尺度创新空间,以高新区、科技城、科学城等为代表的地区尺度创新空间,和以跨界科创走廊等为代表的区域尺度创新空间,明确不同尺度创新空间治理的内容与逻辑、重点与难点、差异与联系。要构建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的创新空间绩效评估体系,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并结合创新空间的区位条件、建设模式、发展阶段等特征,制定动态、可持续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及时地掌握创新空间运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李迎成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青年首席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