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需要运用新的通用技术全面提升和改进生产要素的禀赋和构成,不断提升其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是创新,载体是产业。梳理产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生产力的每一次质变都会带来经济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等通用技术为突破,带动了纺织、煤炭、钢铁、运输等产业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等通用技术为突破,带动电力、电信、汽车、飞机等产业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等通用技术为突破,带动电子信息、移动通信、互联网、新装备、新材料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已经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度赋能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需要看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一大批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队伍,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激励更多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离不开全社会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大国工匠的不断涌现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坚实的制度保障。《意见》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为此,需要鼓励产业工人立足工作岗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广泛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引导和支持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需要看到,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褒奖工匠情怀、厚植工匠文化,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引领广大劳动者以“干一行专一行”的不懈追求在本行业本领域干事创业、尽展所长。
当前,应着力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给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此外,还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双向奔赴”,特别是要着力实现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科研院所应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跨单位、跨院系、跨学科的协同攻关能力,完善基于学科交叉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协同攻关机制,构建多层次跨学科的特色创新团队体系,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要积极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化组合新模式,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通过重大平台牵引拉动人才、科研、项目、奖项等齐头并进,实现科研整体提升。要积极参与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产学研载体建设,与地方政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大市场、推向全社会。
新征程上,如何动态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变化?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的现实所需,关键是要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才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
当前,要聚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展趋势,深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试点、示范和标准建设,重塑职业教育发展生态。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注重职业人才数字化、绿色化技能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加快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扩大数字技能人才供给,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另一方面,积极服务国家全面绿色转型发展,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等专业,把绿色要素、绿色理念融入教学全要素、应用全过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长远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设计和良性循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强技能人才、技术人才、工程人才等多类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当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是打通卡点堵点,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既要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更加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也要积极推进各地结合本区域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此外,还要用好学科交叉“催化剂”,集中资源力量打造优势学科集群,依托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平台等加强急需人才培养,打造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将高素质人才优势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作者:范嘉琪 宜春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