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品牌文化>>正文

大宝:过去天天相见 现在不如怀念?

来源:中国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8-06-29 10:48:22

timg (4).jpg

吞下“大宝”,强生终于如愿。但并没有太多人追上去拉住“大宝”,问问这个经历了23年风雨的国产老品牌在被全资收购后还能不能“明天见”,也许因为此时此刻,更多的人正在为宝洁跟联合利华前后脚大幅涨价心烦意乱。

有人说,强生方面既已表态,将会延续“大宝”品牌,再加上强生在中国主要做的是婴幼儿产品的买卖,有错位优势的“大宝”没准会得到强生的助力发展。我们当然希望“大宝”能得中吉言,但我们更熟悉的还是小护士、美加净、沙市日化、活力28等被外资收购后最终销声匿迹的前车之鉴。收购之初,洋老板为留下本土品牌信誓旦旦并不罕见,可时间一长,其中的绝大多数还不是被挤到了一边?强生当然不会立马雪藏“大宝”,否则怎么对得起收购掏出的23亿元?强生在华产品线的确也缺成人护理这一块,“大宝”的前景也许真的比其他被购的品牌乐观。但指望强生长期栽培“大宝”,而不用旗下其他产品慢慢挖“大宝”的墙脚恐怕还是一厢情愿。

有人说,“大宝”被收购并不是国产日化品牌的失败,反倒标志着中国日化产业正逐渐成熟、走向资本时代。这话还真让人听不明白。“大宝”易主已经是本土日化品牌被收购的第N例个案,我们看不出“大宝”除了要了个被认为划算的23亿元外,还有什么地方运用了资本杠杆,更看不出多年来被频频收购、丧失无限江山的本土品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玩资本经验。说穿了,被“资本”和“资本”了别人不是一个概念,就好比不是站在网中间的就是蜘蛛,至少你得把这网是你织的还是别人专门为你织的区分开。

虽然对“大宝”而言,面对市场份额下滑与1亿多元的负债,也许真不如趁着品牌影响力还在赶紧“外卖”。毕竟为民族日化扛大旗这种事看上去很美,做下去很难。但对本土日化品牌而言,继去年“丝宝”被收购后的又一起外资“夺宝”事件,就是本土日化品牌在资本时代的失败。当然,这种失败不全是因为不会玩,更多的是因为没有资本玩不起来。

“小而散”是本土日化品牌的主要特点,完全不适应“资金实力型”的今天。现在日化品牌想要生存,靠的不是卖多少瓶,而是一瓶的附加值是多少钱,但高附加价值取决于营销、广告、渠道和品牌,这些都需要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实力雄厚的国外品牌可以拼上两三年不赚钱把中国市场砸开,而本土品牌投资能力差,还要求当年就把本收回来。这样的现实让本土品牌往往只能走廉价、走低端,而培养品牌特别是中高端品牌的机会成本正越来越高、站住脚的机会正越来越难。当游戏规则明显对后发企业不公,跨国日化品牌纷纷涨价而国内消费者只有无奈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是否应考虑利用反垄断把跨国巨头对国内日化市场的操纵能力降下来?有了一线空间,也许下一个“大宝”才能“明天见”

(责任编辑:张仁庆)